close

如何在自我慾望下追求幸福,恐怕是我們每個人一生必修的學分。慾望的範疇可以是海闊天空的,每個人都不會一樣,不僅慾望數量不同,其優先順序也有很大差距,它可能包括個人健康、愛情、工作、學業、人際關係、宗教信仰、利他情懷(各種不求得到回饋地對國家及社會的奉獻、付出)等。既然我們內心深處存在著各種慾望,那要如何篩選可以滿足自己幸福感又不會傷害别人的慾望,甚至可滿足利他的目的,那恐怕大部分的人都必須學習與努力的功課。如何有效的控制慾望呢?最好的作法是減少慾望的數量與標準。一般而言,慾望愈少,因期待的事物就愈少,或慾望標準較低;也就是要追求的事物相對較少或期望標準較低,那心裡的滿足感則較易達成,所以你的幸福感就容易獲得,這在每個人的生活中屢屢可見。例如工作忙碌,不容許你請長假出國旅遊,若此時你只期待休息一下並到户外走走,那在慾望要求不高的情形下,卻反而得到主管的同意請長假,此時的幸福感便相對高。然而你想出國散心,主管卻只同意一天假,因慾望期待很高,實際上卻無法獲得滿足,此時幸福感則相對為低。

    從生活中出發,務實地運用自身的慾望追求自己的幸福,這是最實際且可能的作法。第一個步驟,首先找一個夜深人静的夜晚,自己平静的想一想自己在短期之内有那些夢想、慾望?長期又有那些值得追求?這看來似乎容易,其實不然;因為只有你在平心靜氣下中肯面對自己内心深處,否則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另外,每隔一段時間都必須依各種條件的改變而重新審視是否應調整目標。記得必須將它寫下來,如此才能方便不斷的思考與修正。

    第二個步驟,是思索自己有那些優點與條件。了解自我的優點是建立自信心的必要作法,唯有如此才能走出追求慾望及夢想的第一步。同時也應思考本身的限制條件為何?是否真的限制自我的發展;但是應將格局加以放大,必須给予更多的可能性,否則反而將自己侷限在小範圍空間内,那便可惜了上天给予我們潛在的力量。不過仍提醒一點,不可太過於自我感覺良好,而自以為是地開始慾望及夢想之追求,最後卻徒勞無功。在學校,我也常請同學以「SWOT分析法」進行自我分析,它雖是静態分析工具,但確實有助於自我了解。當然自我分析的目的在於鼓勵自己好好肯定與發揮優點,而且避免因缺點加深追求幸福時産生更多的障礙,但是切記不可因找到自己缺點而不斷自我限制成長。正向心理學最强調的觀念即在於不斷肯定與發揮自己優點,不要挑剔缺點而是接受它。

    第三個步驟,是排列出各項慾望之優先順序。依照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慾望排列出實施優先順序,這個目的在於人的精力與時間是有限的,在加上各種内外在環境的限制,我們無論如何只能找出最重要少數的慾望及夢想,加以具體實施,最终才有可能達成目標。實務上,我們可以運用「删減法」將慾望及夢想的項目與範圍加以縮小,以逐步找出最後想要努力追求的目標。例如在追求喜歡的興趣時,一開始可能會有多個目標,但到最後仍想同時進行,將會因時間、精力等問題,而全面落空。

不過,假若你實在太忙或不願意採用上述步驟,那至少也要想一下慾望這個問題,以直覺式的方式找出當下最重要的慾望或夢想,亦是一種相對簡易的作法。不過,進一步衡量自我優點與條件、外部限制條件等仍是不可免除的工作,因為接下來必須排出慾望的實施優先顺序,才能具體落實它,進而達成追求自我幸福的目標。

最後以一個故事作為結尾。聽過一個有關慾望的小故事, 它說: 有一個人在河邊發現了金子, 他很高興, 於是努力地把金子搬回家. 由於金子太多, 他怎麼搬也搬不完. 雖然很累, 他還是每天都去搬, 永遠也停不下來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ivess2291 的頭像
    fivess2291

    張福榮

    fivess22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